養貓前一定需要經過很多方面的挑選才能選到合適自己的貓咪,但是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公貓和母貓都是有區別的,很多人在購買貓咪的時候沒有瞭解清楚,所以有的網友表示養了母貓後悔。
養過貓的鏟屎官,都不建議新手養母貓,今天sunai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6個原因。
母貓更高冷
母貓在生小貓後,或者長大後,都不變得很高冷,不喜歡玩耍,喜歡自己獨處,即便是對主人也經常是很高冷。相信各位鏟屎官養貓都和sunai一樣,都想要主子粘著自己吧。
如果喜歡比較粘人的貓咪,建議還是飼養公貓。
母貓發情時叫個不停
母貓發情期很愛叫喚,一到晚上就喵喵叫個不停,會吵著主人睡覺。而且發情期的母貓性格有點暴躁,有的母貓還會對著主人做出尷尬的行為。寵主在發情期需要照顧到貓的情緒,畢竟貓咪發情期是很難受的。
如果打算讓貓咪生小貓的話,sunai建議還是盡早絕育。
生小貓很難飼養
母貓生了小貓,小貓和母貓的呵護需要時間和精力,對于新手來說有點難照顧。
而且家裡的貓多了之後,隨之而來的各種開銷也逐漸增多,很多人都養不起。
母貓絕育後護理麻煩
母貓絕育跟公貓絕育比起來,沒有那麼簡單,因為母貓做的是體內手術,所以術後需要細心照料,不然會有術後感染,而且母貓的絕育價格要比公貓的貴。
母貓價格高
母貓的價格比公貓要貴一些,當然不能一概而論,還是要綜合品相、血統、花色、地區經濟差異而言的。但大部分母貓的價格比公貓要貴一點的,這是因為母貓能生育小貓。
母貓不會發腮
相信大多數鏟屎官都希望自家貓咪發腮,擁有圓圓胖胖的大臉吧。如果你也喜歡發腮的貓咪,那麼不建議你養母貓,因為母貓是不會發腮的。當然有些人說,自家母貓的臉就肉肉的,那其實不是發腮,而是真的胖而已。
而且公貓相對來說骨骼更大,身體健壯,擼起來手感也更好。
不管公貓還是母貓,合眼緣是最重要的,只要決定飼養一隻貓咪,就應該好好照顧牠!
各位鏟屎官你家養的是公貓還是母貓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