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慣了外面的流浪貓,只有一句感慨:
「與其將貓咪殘忍地丟棄,讓它成為一隻無人問津的流浪貓,不如隨意給它幾口吃的,儘管討厭貓,貓咪也能苟活著。」
流浪貓產生的根本性原因是:
有第一批丟掉貓咪的人出現,這些被丟棄的貓,在不斷遷徙之中相遇,然後繁殖出了更多的幼貓。
幼貓成長後,變成了一批新的流浪貓,這就像滾雪球的方式,流浪貓越來越多。
但是,對流浪貓而言,寒冷的天氣是「最為致命的」。
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組資料:寒冷的冬天,將會有6成流浪貓活不下去。
越是看到流浪貓,對那些隨意丟棄貓咪的人越為不齒。
看到一個帖子:
一個男生,剛參加工作養了只貓咪,而養貓1年時間後,他覺得養貓負擔重,回家或者出去玩都不方便,認為貓咪是個「累贅」。
于是,他就將貓咪「打包」,將貓咪丟到了2公里之外的地方。
他本以為,這麼做就能「一切輕鬆」,不會再受到貓咪的打擾。
可沒想到,過了2天時間,貓咪竟然又自己跑到了家門口。
打開門的一瞬間,這個男生有些恍惚:「是貓不想離開我,還是我不該丟掉貓?」
好在,男生最終將貓咪帶回了家,並且打算從此好好對待這只貓。
這個帖子是一個真實故事,有心的網友可以了解前因後果。
雖然這個男生丟掉貓的初衷是「越來越討厭貓」,可是最終,他還是將貓咪留在了家裡。
或許,在今後養貓過程中,他不會對貓咪好,不會給貓咪足夠的愛和陪伴。
可最起碼,貓咪的命是保住了。
既然能夠「苟活」,難道貓咪就願意自尋苦楚嗎?
我發現有不少類似的現象出現。
「養貓一段時間,在發現了貓咪身上越來越多的缺點後,開始後悔養貓;最終,還是決定將貓咪丟掉。」
還有一些人,他們養貓的初衷就是為了博眼球,吸引更多人的關注,讓貓咪為自己帶來價值。
當他利用完了貓咪的價值,達到了自己的目的,隨後就將貓咪丟棄。
可是,他們又有什麼資格隨意地決定一隻貓的命運呢?
難道就因為,當初將貓咪買回了家?
一個人對待動物的寬容程度,足以說明很多問題。
雖然我們沒有太多的力量幫助更多的流浪貓,可最起碼,我們能夠「約束自己」。
既然選擇養貓,決定養貓,那麼你就是這只貓「唯一的主人」。
你本就應該對貓咪負責,即便給不了貓咪好的生活,也應該讓貓咪在家庭中生活下去。
那些隨意丟棄貓咪的人,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將貓咪帶回家。
最難過的事情是什麼?
給了希望,又給了莫大的失望。
每一個決定養貓的人,都應該想清楚一件事:
養貓,本就是一件「情感投資」,貓咪不會給你帶來什麼物質回報。
貓咪能夠回饋給你的,是它們的陪伴與情感慰藉。
如果愛,就請繼續;如果不愛,就不要給貓咪希望。
今日話題:
你如何看待隨意丟棄貓咪的行為?
(文章配圖來源網路)